朝花夕拾--写在法律边上(13)
111. 曾几何时,律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统称法考)被称为“天下第一考”,但起码在这几年名不符实,毕竟法考通过率居高不下,不少法律院校动辄声称其学子过考率80%以上,坊间也有颇多非法科毕业生尤其是半路改行的过来人,突击备考几月也能轻松闯过这一所谓“天下第一考”的门槛,在我看来,这种现象难谓正常。在法检两院“员额制”方兴未艾之际,相信不少法考过关者是冲着律师职业而来,但律师职业概莫能外,与其他很多职业一样适用“二八定律”甚至可进一步解读为82%的资源掌控在18%的律师手中,律师职业对绝大多数律师而言并非一个可以淘金、进阶的职业,虽说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但对初入行者而言淋点清凉雨无疑还是有益的,起码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不想做那王小波笔下的花喇子模信使。
112. 曾几何时,民事申诉也是当事人的一种诉讼权利,但随着所谓理念上的转变而使民事申诉转化为当事人的一种宪法性民主权利,而不再作为一项民事诉讼权利,于是乎,民事申诉不管是当事人自行提出还是委托律师代理提出,有司动辄不予出具书面材料接收证明,抑或虽有收文但却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讯,甚至有工作人员声称没有民事申诉,只有刑事和行政申诉,进而不予接收民事申诉材料。令人吊诡的是,还有工作人员告诉我只要有五个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合署名支持申诉,有司便立即予以立案审查。果有如此内部规定,则让人不胜唏嘘,古有蜀道难,今有民事申诉难!
113. 从事法律实务工作近30载,研析司法案例是日常功课,窃以为这也是学习法律并使活用到具体司法个案中去的“捷径”,但正受前见及个人选择性偏好上的影响,所选案例也容易使真,甚至已过时或被推翻,毕竟案例浩如烟海,同(类)案不同(类)判司空见惯,加之司法的地方化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故此,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案例能够上升为判例,并使之作为法源之一,并具有遵循上的强制力,除非按照既定排除规则而不适用之。
114. 不知何时,法院调解悄无声息地沦为不折不扣地规避诉讼审限的法宝、利器,而调解也曾一度被誉为“东方经验”,且不讲这一说辞能否经得起论证,而今这“审限”早已经流浪到爪哇岛去了,调解则不啻于是这“流浪”的船票。与其如此,倒不如在立法中明文规定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抑或釜底抽薪般地将这“审限”制度从诉讼法中剔除,反正据说只有咱们诉讼法中明文规定有“审限”,将之废除自然也心安理得,毕竟是与国际接轨的。
115. 当法官近21年,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的法官,继而又进入律师事务所做那实习律师、律师不觉中已逾6年,可谓浸淫这司法圈时日已久,越发感悟到专业的重要性,“因为热爱,所以忠诚;因为专业,所以卓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拿人钱财,替人解忧”,这是我所理解的律师职业应有之要义,恰如我比较欣赏《教父》里的汤姆律师。当然,作为在野法曹,也当“不忘初心”、敬畏法度,毕竟这是司法职业伦理之底线,是一切行业的不二准则。
116. 说真的,疫情期间更需珍惜当下,正可谓“且行且珍惜”,没有收入不打紧,每月收入负增长也不打紧,紧要的是相信一切终将过去,活着,哪怕是卑微地活着,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为别的,只为亲人,特别是身边的亲人!
117. 一般人我真的不愿意直言相告,因为真话很多人不愿意听,但我深信能看到我微博的亲们,你们真的不是一般人!我要说的是,现在,对,就是现在,囤书正当时,尤其是当白菜贵过一本书的时候,别犹豫,哪怕是少抽一棵烟,少喝一口酒,也要囤书!正如博尔赫斯所言:“如果有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
118. 19年前的我第一次踏上深圳这方热土,当出租车两旁闪过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树木、花草和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时,我的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想法,原来还有这么美丽的城市,我要来到这座城市工作和生活。当梦想成真,融入这座城,品尝了工作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依然无怨无悔地热爱这座城市,一个有梦想、有大爱、青春洋溢的地方。
119. 在这个特殊时期,小酌了点儿啤酒,心中莫名地生出几许惆怅(还谈不上抑郁、焦虑)来,更为突兀地是想到了我们高中时代那首颇为流行的歌手苏红唱的校园歌曲《我多想唱》,兹录歌词,以为怀念:
我想唱歌可不敢唱
小声哼哼还得东张西望
高三了,还有闲情唱
妈妈听了准会这么讲
高三成天都闷声不响
难道这样才是考大学的模样
我这压抑的心情多悲伤
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
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
妈妈妈妈呀你可知道
装上帘子的嗓子多么痒
我想唱歌可不能唱
还有多少复习题都没作
努力吧准备考重点
老师听了准会这么讲
时时刻刻的攻克书本
这样下去就像书呆子一样
这种烦闷的生活多枯燥
凭这怎么能把大学考上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
年轻人就该放声歌唱
老师呀老师呀你要想想
难道你过去就是这么样
============
我想唱歌我就唱
唱起歌来心情多么舒畅
歌唱吧青年朋友们
因为生活应该是这样
一张一驰是文武之道
莫把自己总是弄得那样紧张
只要心情快活精力充沛
学到知识就会永记不忘
该学就学该唱就唱
年轻人就要开朗奔放
老师妈妈呀不要生气
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样
生活需要七色阳光
年轻人就爱放声歌唱
老师妈妈呀不要生气
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样
生活本来就是这么样
120.在我心中,律师和记者是天然的盟友,均可谓之“无冕之王”,握着正义的宝剑,戴着荆莿的王冠,守卫着良心的底线。只是不经意间,发现这一底线动辄被击穿,乃至千疮百孔、不忍卒视。如果实现正义天会塌下来,那么就让这天塌下来吧!无论记者,还是律师,均需有所坚守、有所担当,有所捍卫,这样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值得期许!
上一篇: 写给当事人的22条民事诉讼铁规
下一篇: 《房地产纠纷案例述评一一类案裁判规则深度解析》一书前言
返回列表